上万平方米的车间里热火朝天,数十台智能加工机床开足马力,六缸发动机缸体在机器人的搬运下,正由机床清理工序出来,有条不紊的进入物流输送辊道,随着缸体缓缓进入下一道涂装环节,辊道上方的3D机器视觉则马不停蹄对即将包装码垛的产品进行最后的检测……代替工人把守好最后一道关。整个车间除了零星几个负责维护设备的工人,几乎看不到任何其他劳动力。
某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,自从引进了先进的智能化生产线,工人由原来的79人锐减到11人,人员减少86%,但产能却平均提高了129%,生产周期大大降低,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30%以上。尤其是在中国人口红利消退的严峻形势下,得益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,使得企业摆脱了劳动密集型的禁锢,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,并在同行业内率先完成智能化革新,取得了阶段性的好业绩。
曾几何时,我国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中,绝大部分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高度依赖进口,还有大部分机器人和工厂自动控制系统、科学仪器和精密测量仪器等也基本被国外垄断。而以上所呈现的这些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场景,并非来自发达国家的产品技术,而是好博工业智能二十年坚持研发创新成果的一个缩影,像这样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在全球还有很多,杭州某国企的曼桥自动打磨生产线、湖南某企业井座、井圈生产线、世界500强的缸体生产线、巴西某企业铁路铸件打磨产线、西班牙缸体产线等一批国内外智能制造工厂,都深深的打上了好博工业智能的烙印。
“中国企业跟发达国家抢市场”,这看起来似乎不切实际的想法,尤其是在对科技水准要求极高的智能制造领域,着实有点疯狂。但就是在这被低估的形势下,好博工业智能通过建立智能制造设备研发中心,二十年不间断的投入人力和财力,自主创新矢志不渝,先后共申请专利100多项,完成“国内首台双机器人柴油机缸体自动化打磨单元”、“国内首台数控打磨机床”、“国内首次激光传感器测量及补偿算法在机器人模块中应用”等多项壮举。并且其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也毫不逊色,可以说让中国制造企业花了更少的钱,用上了同等品质的产品。这二十年来,好博从一无所有到坚持自主研发创新,再到行业标准建立和国际接轨,实现国产替代,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垄断,最后完成设备出口,反超欧美发达国家。
产业升级是中国制造业必经之路,智能制造将贯穿整个过程。目前,中国智能制造业开放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并不断深化。政策风口下,不少外企也开始积极“抢滩”中国智能制造。对于好博工业智能来说,压力与机遇并存,只有更大力度进行研发创新,掌控核心技术优势,才能在“抢滩”战中,占据制高点。